發布時間:2022-04-11
來源:
分享:
流程管理的七個原則
APQC久經考驗的方法
流程管理是一種管理實踐或方法,它定義了特定業務流程的治理,使企業的敏捷性和運營績效得到改善。多年來基于流程的研究發現了七個基本原則,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強大的流程能力。
圖一
APQC的流程管理七大原則是。
1、戰略一致性
2、治理
3、流程模型
4、變革管理
5、工藝性能
6、流程優化
7、工具和技術
創建一個以流程為中心的組織不僅需要時間和資源,最重要的是,它需要從根本上轉變思維,思考每個人如何為組織的產品或業務作出貢獻。
這種轉變有助于每個人思考在流程中的個人活動的上游和下游發生了什么。
這種橫向的大局觀能夠幫助個體理解應該如何完成工作,
同時也能將流程的端到端要求深入人心,更有效的執行。
流程管理的這些原則在一流的組織中屢見不鮮,并一直使流程管理項目和措施獲得成功。
戰略一致性
戰略一致性是指流程管理與組織戰略目標的的一致性。
戰略和流程管理活動應該是一體化的, 并形成一種共生的關系。
流程管理的重點取決于當前的戰略,而流程管理的活動和措施則幫助決策者跟蹤目標的進展,并確定在哪里進行戰略變革。
以下概念包含了戰略調整宗旨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 一致性包括與業務和組織戰略的整合,以及業務之間關于其流程管理戰略和方法的整合。
? 執行是指進行流程舉措的標準化方法(通常使用項目管理方法)。
? 戰略是一個實現特定的最終狀態、目標或目的的計劃。
有效的企業領導者將流程管理整合到商業模式中。
像Malcolm Baldrige模型(圖2)這樣的工具,可以幫助組織看到實際工作流程和戰略目標之間的聯系和協調點。
圖1說明了一個組織,即美國陸軍軍備研究、開發和工程中心(ARDEC),是如何使用馬爾科姆-鮑德里奇模型來描述其如何為客戶創造、交付和獲取價值的。
圖2
ARDEC的業務模式將角色和活動與整個組織結構相聯系,用箭頭表示組織中不同元素之間的重要聯系。流程管理與業務成果的直接聯系向利益相關者傳達了ARDEC專注于有效的流程執行。
補充閱讀。
? Best Practices in Strategic Alignment: The Seven Tenets of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Strategic Alignment
治理是最重要的原則,因為它為流程活動分配了責任。
治理包括所有幫助流程管理運作的結構性因素。它涉及到角色、責任、問責制、監督、贊助人和管理結構。流程管理的治理往往決定了一個組織實施流程管理切實實踐的效率和速度。
以下概念包含了治理宗旨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治理團隊--由決策者組成,負責組織內的流程管理工作,并對其進行問責。
?角色--與與組織或職能角色相一致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流程管理角色和責任(例如,正式的流程所有者)。
?流程管理方法--組織內用于流程措施的標準、方法和工具
?交互模型--流程管理在整個組織中的可見度,以及連接它們的標準操作程序
第3頁,共9頁
在確定流程管理的治理結構時,要緊盯高優先級的目標。
一個典型案例就是一家空氣產品和化學品的公司十分關注流程管理。通過刪減非增值活動和角色降低了成本。這件事塑造了一個快贏項目,流程治理也相應的更容易的的實施??熠A項目能夠使組織更加關注流程管理項目。
補充閱讀。
? Best Practices in Process Models: The Seven Tenets of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Process Models
流程框架和模型激發理解。
通過建立一個框架,組織能夠更好地理解核心流程和支撐性流程,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性流程如何影響核心流程的表現。
沒有模型(架構)就進行流程管理是注定失敗的。
模型使抽象、復雜的流程更加具體化,它提供了一個具體的說明,說明流程是如何運行的,它們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當一個組織能夠直觀地看到其流程如何相互作用時,它就能更好地協調改進項目,選擇措施,并管理人員。
以下概念包括過程模型宗旨中所涉及的主要組成部分。
? 流程文件--是對流程程的捕獲和編纂,包括進行過程所需的信息,其中可以包括使用RACI、SIPOCS和知識地圖。
? 框架--是一個企業的 "分級分解",它以流程組、流程和活動的方式描述組織所做的工作。
? 流程設計--確定工作流程、技術需求和實施流程的要求的活動。它可以包括使用流程圖和模擬軟件等工具。
? 流程變異-包括流程的各種形式和變體。成熟的組織表明了流程根據組織內不同的制度適配不同的流程。的標準不同的規則。這通常是基于流程在提供競爭差異化的作用和業務線或區域考慮。
? 可訪問性--這個術語指的是流程相關信息的存儲和控制要便利通暢。
? 專家--是指參與組織的流程工作的主題專家的識別和范圍。
流程框架說明了流程的層次結構或分解。
流程框架例如APQC的流程分類框架?(PCF)(圖3)。它是一個層次化的分解,用流程組、流程和活動來描述一個組織的業務。
使用PCF作為模型,復雜活動網絡就能夠可視化,行政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理解、管理和改善活動。像PCF這樣的框架經常被用來制定基準、管理內容和定義流程。
圖3
相比之下,一個流程模型(圖4中的例子)顯示了這些流程是如何在整個組織中管理的。該模型結構化了框架中定義的流程的協作、部署和改進。
圖4
補充閱讀:
? Best Practices in Process Models: The Seven Tenets of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Process Models
變革管理是主動管理變革的行為,通過讓關鍵利益相關者參與變革流程,盡量減少組織變革的阻力。
這通常是通過應用一個結構化的過程或一套方法來實現的,以使員工、團隊和/或整個組織過渡到一個理想的未來狀態。如果沒有一個有計劃的變革管理方法,組織在建立和內化流程思維方面注定會失敗。變革管理計劃必須包括一個全面的溝通策略,以確保員工理解新的重點。最佳實踐的組織反復提到,宣傳流程管理的價值是其變革管理戰略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以下概念包括變革管理宗旨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 參與是指員工對其組織的情感聯系,這影響了他們的行為和表現。這個術語也指組織用來建立信任、設定行為、并將員工的工作與組織的整體目標和績效聯系起來的策略。
? 溝通是達成相互理解的雙向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組織和員工交換信息,設定期望,并創造共同的意義。它也指組織用來傳達信息的方法,如公告板、論壇、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這種溝通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目的在于捕捉基層的想法和改進機會。
? 培訓是指組織用來傳授信息、改變行為、提高績效,以及幫助員工達到所需的知識或技能水平的有組織的活動。
? 組織文化是組織中根深蒂固的社會規范和信念。它由價值觀、信仰體系、領導風格、集體不言而喻的假設、故事和儀式,以及其特征和方向組成。
? 獎勵和認可包括組織用來鼓勵特定行為或表現的正式和非正式激勵措施。
補充閱讀。:
? Best Practices in Change Management: The Seven Tenets of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Change Management
? Closing the Change Management Gap
第6頁,共9頁
流程績效
必須定期評估一個組織內的績效和成熟度水平。
這些因素表明流程的表現以及流程管理工作的整體有效性。流程績效包含了對流程的測量、監控和控制。
這一宗旨提出了以下問題:你對你的流程有多了解?以及你如何有效地確定需要進行哪些改變?
測量使你能更有信心地回答這些問題。
為了提高流程績效的成熟度,APQC建議企業關注三個關鍵因素。
1. 過程措施
2. 流程分析
3. 成熟度評估
流程績效的子類別
以下概念包括過程績效宗旨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 標桿是一種經過測量的、"同類中最好的 "成就。它是一個用于比較的參考或測量標準。這一績效水平被認為是某一特定業務流程的卓越標準。
? 衡量標準是對一個流程的績效的具體、明確的觀察。四個主要的測量類別包括成本效益、員工生產力、流程效率和周期時間。
? 控制是一個組織用來監控過程中的特定點
控制是過程中的特定點,組織用它來監控績效,識別改進機會,并在事情表現不令人滿意時執行應急計劃。
? 分析是解釋所收集的指標數據,并將其提煉為具體的根本原因和適當的反應的行為。分析可以包括描述性、預測性和規定性的分析形式。
補充閱讀。
? Best Practices in Process Performance: The Seven Tenets of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Process Performance
流程優化
流程管理的目標是提高績效。無論強調的是客戶保留、周期時間、員工滿意度、效率、業務增長、生產力或任何其他目標,組織實施流程管理是為了改善一些東西。
盡管你可以在沒有流程管理的情況下追求流程優化--正如許多組織所做的那樣--但這通常導致零散的、隨機的改進行為。這些優化可能單獨看起來令人振奮;但如果沒有一個總體的管理策略,它們往往會滋生一些意外的后果,損害組織的其他部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APQC建議將流程優化與流程管理的其他原則串聯起來,為更有針對性的改進打下基礎。為此,APQC建議將流程改進與流程管理的其他原則結合起來,為更有針對性的改進奠定基礎。
以下概念包含了流程改進宗旨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對改進機會的識別包括預定的審查,以及從一線員工到高級管理層的每個人的建議。
?優先排序和選擇包括選擇標準以確定價值,并選擇機會點實現。
?可持續性能力是指長期保持或支持一項活動、流程或績效的能力。
補充閱讀。
? Best Practices in Process Improvement: The Seven Tenets of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Process Improvement
工具和技術能夠實現自動化和標準化。
這反過來又改善了流程,從而提高了績效,并有可能使組織達到更高的流程管理成熟度。當創建的工具能促進BPM愿景的執行時,工作團隊就能更好地促進改進工作。
當一個組織實施流程測量技術時,可以有效地跟蹤和引用績效進展,以獲得行政、文化和財政支持。
如果我們沒有慣常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流程管理就無法抵御當今商業世界的快速發展;
但工具和技術不能取代驅動流程管理的合理原則。
組織不可能將他們不了解的東西自動化。
思考并做出基于價值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即什么是自動化或技術支持,以及業務的哪些部分應包括在技術或自動化實施中。
除了做出這些決定,企業必須采用堅實的變革管理技術來支持其目標和文化。
以下概念包括工具和技術宗旨中所涉及的主要部分:
?流程管理工具是指支持流程管理工作的技術。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流程建模、績效管理和決策建模工具(EPROS)。
?流程自動化涉及業務流程和功能的自動化,通常是為了保持成本或自動化非增值任務。
補充閱讀。
? Best Practices in Tools and Technology: The Seven Tenets of Process Management
?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ocess Management Maturity: Tools and Technology
APQC的流程管理七大原則始終是成功的流程管理項目和舉措的基礎。
如果領導者專注于在這七個方面建立優勢,他們將提高他們的流程管理計劃與戰略目標的一致性。還有業務團隊對流程管理的支持、組織的成熟度、員工完成業務的能力以及整體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