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10
來源:
分享:
原創 EPROS 杰成合力科技 收錄于話題#流程管理
本文為杰成合力科技原創文章,若有轉載請聯系我們并注明來源。
注:本文摘取《杰成流程變革系列公益課程》的第一講,第一講的內容將分解成4篇文章,陸續分享到本公眾號。(荔枝微課和MBA智庫可搜索流程變革觀看線上課程)
根據麥肯錫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管理變革項目的成功率只有30%。另有資料顯示,國際上流程再造的成功率也是30%。
為什么變革的成功率這么低?
企業應該如何控制變革的風險,提升變革的成功率?
杰成咨詢對標了全球流程變革的最佳實踐,再結合杰成過去15年在中國流程管理領域里面的研究和實踐,提煉出影響流程變革成敗的四個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一:變革的認知
當一個組織開始啟動變革時,如果缺乏變革的共識,那么整個變革就不會有群眾基礎,也就是缺乏變革準備度。變革很容易變成幾個神秘的人,關在一個神秘的辦公室,最后產出一套神秘的方案。到了執行階段,大家集體反對它。
關鍵因素二:變革的策略
如果缺乏變革策略,就會放大變革的風險。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以及內部變革的環境、資源、能力和配套的機制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需要更靈活的變革策略來控制變革風險。如果變革過于激進,就會產生強大的阻力,甚至造成組織混亂,最終導致變革失敗。所以企業應當制定變革策略,來應對變革風險。
關鍵因素三:變革的能力
如果缺乏變革的方法和工具,就不會有方案的質量和落地的效果,組織需要進行變革賦能。有些企業把流程開發看得過于簡單,以為幾個人將流程文件編制一下,大家會簽后就發布,結果執行后發現沒有任何效果。有些企業問我:能不能花幾個月的時間,把我們公司的流程都建設好。這說明大家缺乏對流程的認知,低估了流程建設的難度和復雜性。
關鍵因素四:變革的機制
假如缺乏變革機制,變革就不會有持續性,很容易變成運動式變革。一個企業的變革,需要有變革責任的分解、變革資源的保障、變革流程的建立以及相配套的變革激勵機制的構建。
明確變革的動機
當組織準備啟動流程變革的時候,首先需要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變革?大多數公司的變革都是問題驅動型的變革。
有家企業分公司的老總告訴我,他們公司的合同評審效率太低了,審核周期長達一個月之久,延誤了銷售合同的獲取;也有一些企業向我抱怨,采購流程效率太低了,從提交物料申購到物料交付,周期太長,影響了訂單交付和產品研發,能否通過流程變革把這些問題都解決掉;還有些企業提出OA審批流程太過復雜,能否進行優化?這些企業提出的痛點都是最現實的變革需求。
那么,痛點驅動型的變革有什么問題嗎?首先,所有的變革都值得贊賞,至少大家有勇氣去暴露問題和解決問題。痛點驅動型的變革一定是企業流程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不應該成為流程變革的主旋律。
一個企業流程變革的主旋律,一定是來自組織的愿景和戰略驅動。這是主動式變革和被動式變革之間的差別,變革成本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回顧一下華為的變革歷史,1997年任總率領幾名高級副總裁考察了硅谷及IBM公司。回國后,組織我們總監以上的干部進行集體學習和討論分享,從而啟動了華為的變革之旅。
其實,任總早在1996年,也就是考察IBM之前,就已經提出了華為要全球化發展的愿景。雖然華為當年的銷售收入只有20多億,但任總多次在會議中提到:未來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三分天下,華為會占其中一份。
所以華為的變革,是來自愿景驅動。在華為處于快速成長期,就對標世界級的公司,學習他們如何做管理。因為華為的全球化戰略,決定了華為的發展路線。從農村包圍城市,再到全球化發展。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管理的成熟度要求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客戶在變,競爭對手也在變。
早期階段客戶對公司的要求不高,產品故障率高一點,但可以通過售后服務和良好的客戶關系來彌補,客戶也不會給公司太大的壓力。但走向全球化發展后,面對的是世界級的客戶,競爭對手同樣也是世界級的公司,企業的整個管理體系,必須要去適配公司的戰略,去適配客戶對我們的需求和期望。只有這樣,公司才有機會在殘酷的競爭環境里生存下去。
企業每天都面臨客戶給予的壓力、競爭對手給予的壓力、產業變化帶來的壓力,但這種壓力通常沒有傳導到組織內部,部分企業管理人員認為自身的流程已經做得很健全,不需要優化。
一個企業缺乏危機感,是因為沒有從客戶的視角審視企業之間的差距。尤其在公司發展良好的階段,更缺乏危機感,從而錯失變革的最佳時機。
企業要將暴露問題,作為組織內部的一種機制。華為有個內刊《管理優化報》,就是用來暴露各類問題,并分享管理變革的過程和成果。
華為每年做戰略規劃時,先從差距分析開始,向外看機會差距,向內看績效差距。通過差距分析,找到各領域的變革機會點,規劃下個年度的重點變革項目清單及變革項目的優先級排序。
所以,企業變革的主旋律,應該來自組織的愿景和戰略驅動,以把握變革的主動性;同時,持續傳遞危機意識,達成組織的變革共識。
流程對于公司的戰略意義
首先,戰略是要確保做正確的事情,基于公司的核心能力和資源優勢,選擇正確的定位。比如在什么樣的細分市場,提供什么樣的產品或服務,以及設計相匹配的商業模式。其次,我們要將戰略轉化成組織的執行能力,這不是靠少量的個人英雄,而是通過基于流程的組織能力來承載。
流程承接戰略,用正確的方法去做事,提煉最佳業務實踐,形成標準化的流程和模板。
其實,企業里面最大的浪費就是流程的浪費。我們往往不具備第一次把事情做正確的能力,糾偏成本太高。
我和大家分享一個例子,我們的顧問在一個變革項目實施調研時發現,由于客戶需求管理流程的成熟度低,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浪費。這家企業為大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服務,但是客戶全年的需求變更次數達到平均五十次,最多的達到八十次。每當需求發生變更時,流程就會產生大量的返工行為。因為需求的變更導致了大量的產品設計變更。這對組織來說,這些資源的投放是完全沒有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延誤了交付,影響客戶的滿意度。
因此,流程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情,第一次將事情做對。
還有,當公司戰略發生變化時,流程和組織也要跟著變,公司的戰略指向哪里,流程的能力就要建到哪里。
信息化的價值是什么呢?信息化是工具,固化流程變革的部分成果,執行流程的意圖和規則。但是流程的變革不是信息化驅動的,而是靠戰略和業務驅動的。
建立正確的流程變革方向
企業變革的目標是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化組織。華為的任總也指出:公司管理變革的目標,就是打造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的流程化組織。
我們所有的流程要圍繞組織的商業成功來設計,而不是從管控的角度。我們建流程的目的就是為了組織打糧食增加土地肥力。這種能力不依賴個人英雄,而是靠組織的體系去承載。華為在啟動變革前,人均收入不到100萬人民幣,變革后的今天,人均收入達到350萬到400萬之間,人均利潤也大幅度提升,這就是變革帶來的收益之一。
因此企業要通過持續的變革來獲取利潤,商業模式可以被輕易模仿,但組織能力卻很難被模仿,因為這種能力源于長時間的變革磨練和大量的變革成果來鞏固。
關于杰成。。
杰成合力科技是領先的流程數字化服務公司,我們踐行“科技與咨詢融合”,為企業提供流程數字化管理平臺及流程變革咨詢服務,幫助中國企業轉型為流程化組織,實現合規、高效、靈活。作為APQC在中國的專業服務會員,共享全球流程管理最佳實踐。我們的團隊匯聚來自華為、IBM等流程與變革管理標桿企業的精英,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EPROS已成為國內主流的流程管理平臺,服務于各行業頭部及高成長型企業。
以下企業選擇杰成合力的公開課與培訓: